市政協常委、南京金鑫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習保
前不久,全國兩會圓滿閉幕,“城鄉融合發展”再次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江蘇要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持續發力……”。
“十四五”期間,南京在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圍繞深化城鄉融合發展部署,以科創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以改革增添鄉村振興新活力,高水平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強市。南京構建了“城里人下鄉”推進機制,吸引了一大批城市創客下鄉創業創新、城鎮居民下鄉消費休閑。南京還暢通了要素流動新渠道,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6.9%,保持全省第一。
雖然我市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農村發展局面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這種差距的縮小和改善更多表現為從“無”到“有”的數量改變,結構和質量差距依然明顯。一是城鄉之間收入消費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供給等仍存在顯著差距。二是城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還不夠暢通,資源流動不對等、互補功能弱等問題仍然存在。三是城鄉土地要素的優化配置不夠完善,城市土地供應不足與農村土地利用不充分并存。
去年市委全會以及陳之常市長在今年人大會議上所作的工作報告中都提出,今年要聚力打好“三大關鍵仗”,全力打好“三大攻堅仗”,奮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下面我就圍繞“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談幾點認識和建議:
一是建立市場化機制,盤活農村存量資源。建議通過培育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盤活農村存量資源。相關政策也允許通過建立市場化機制,促進城鄉土地流動。通過這種市場化運作,既可以盤活存量,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例如溧水區就嘗試通過合理開發利用騰退宅基地、村內廢棄地、空閑地,將節約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在全區范圍進行有償轉讓,調劑給優質項目使用。
二是扶持新興產業發展,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現在我市農村產業發展已呈現多元化格局,特別是健康養老、文化、體育、休閑旅游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步來臨,市民對健康養老服務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建議加大對康養產業的政策扶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發展康養產業,提供多樣化的康養產品與服務。在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方面,形成一批以農耕文化、都市休閑農業為特色的鄉村文旅項目,給市民提供就近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希望今后能推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項目和體驗活動,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暢通供求渠道。現在大家習慣于手機下單,送貨上門。通過高效物流配送體系,市民可及時品嘗來自鄉村的農副產品、土特產。運用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平臺,可以解決城鄉信息不對稱、供求矛盾等問題,促進城鄉之間的資金、商品流動,而且還有利于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產生更多就業和產業發展機會。
四是培育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助力鄉村振興。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在農村地區,優質的農業勞動者、經營管理者以及公共服務者等各類鄉村實用型人才的儲備仍然不足,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依然存在短板。建議從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服務、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等方面培育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為鄉村帶來更多新理念、新技術和新經驗,讓鄉村發展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