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大會發言。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之常到會并講話。市政協主席王立平出席。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華,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陳勇,副市長蔣敏到會。市政協副主席蔣躍建、吳衛國、李奇、楊平、程永波、金衛東、黃輝、傅陽,秘書長劉蒞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市政協副主席黃利民主持會議。
本次全會征集大會發言得到市政協各參加單位、政協委員和各區政協的積極響應,共收到大會發言材料110篇。會上,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市政協界別組、區政協和市政協委員代表共作16篇大會發言。大家圍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對外開放、營商環境、城鄉融合、教育醫療、文化旅游、民生實事、城市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富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民革市委會建議放大我市農業科創平臺效應,建設具有影響力的農業硅谷。民盟市委會建議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以新質生產力推進產業強市建設。民建市委會建議加速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切實增強南京經濟發展新動能。民進市委會建議大力發展我市數字文化產業。農工黨市委會建議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致公黨市委會建議完善我市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九三學社市委會建議強化要素供給,推動我市人工智能產業更優發展。臺盟市委會建議堅持人民城市理念,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市工商聯建議對標先進區域,推進南京都市圈建設。市婦聯建議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為高品質幸福生活“加碼”。市政協港澳界別組建議借鑒港澳經驗開展涉外重大活動,不斷提升南京城市活力和影響力。鼓樓區政協建議對標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基地,建設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研發轉化中心。浦口區政協建議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打造低空經濟發展新高地。市政協常委王春華建議大力培育具有本地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市政協委員周慧悅建議推進數字化農業供應鏈平臺建設,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水平。市政協委員顧懷燕建議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陳之常在認真聽取發言后說,過去一年,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履行職能、凝心聚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作出了重要貢獻。大家的發言觀點鮮明、案例豐富、數據詳實、針對性強。我們將認真梳理、充分吸納,更好體現到新一年政府工作中。
陳之常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市政府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奮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過硬業績為全國全省大局作出應有貢獻。在產業強市建設方面,推動支柱產業煥新,壯大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方面,堅持研發端、應用端發力,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切實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在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方面,“以點帶面”抓改革、“軟硬結合”促開放,更加注重用改革打開發展空間,用開放激發動力活力,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在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全力推動江北新區高質量建設,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聚焦幼兒、老年、青年群體,提供更加普惠、更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持續推進全齡友好型城市建設。
陳之常表示,做好新一年工作,離不開人民政協的大力支持。衷心希望市政協和各位委員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多聚團結之力、多建睿智之言、多出務實之策,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繪出最大同心圓。市政府將一如既往支持政協工作,切實為政協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